蔚來新能源汽車展區吸引眾多消費者觀看。通訊員 張大崗 攝
新能源汽車個性化的外形讓眾多觀展者駐足。記者 王士龍 攝
市民坐上新能源汽車,感受駕乘體驗。記者 王士龍 攝
為期6天的2023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順利落幕,累計銷售車輛18037輛,銷售額超31.7億元
10月4日,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的最后一天,記者走進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看到車展現場人潮依舊。合肥市商務局數據顯示,當天,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迎來觀眾約5.1萬人次,銷售車輛2176輛,銷售額超3.4億元,獲購車意向信息1萬條。為期6天的本屆車展順利落幕,累計迎來觀眾53.5萬人次,銷售車輛18037輛,銷售額超31.7億元,獲購車意向信息約21萬條。
自9月29日車展盛大啟幕,95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涵蓋國內全部在銷新能源品牌車企、1000余輛車、20萬平方米展會面積組成的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展,精彩綻放。琳瑯滿目的新車、眼花繚亂的科技、絡繹不絕的人流,印證了合肥乃至全省工業文旅的魅力,更見證了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安徽力促“首位產業”發展的活力與生機。
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疾馳”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當前,加速崛起的安徽正邁入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我省堅持把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推動創新、“智造”、服務、人才、文化、資本、開放等七大生態建設,引導全省上下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全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夯實,國際化步伐進一步加快,集群化效應進一步彰顯。
推動“首位產業”崛起,合肥勇當開路先鋒。近些年來,合肥加速由“工業立市”向“工業強市”,到“產業名城”轉型跨越,合肥堅持全鏈條布局、全產業融合、全要素保障、全場景應用,磁吸新能源整車企業及配套產業“躬身入局”。目前,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長安、安凱等6家整車企業,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300多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超50萬輛,同比增長近4倍,產量進入全國城市前5名。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1月至8月實現營收1870億元,前三季度已超2000億元。
在安徽,發展新能源車,合肥并非一枝獨秀。在本屆車展上,來自蕪湖奇瑞集團旗下的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聯袂登場,大放異彩。近年來,蕪湖市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首位產業,出臺若干政策,從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市場開拓、加大公共領域推廣和營造良好使用生態6個方面,助力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
在合肥、蕪湖等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今年1月至8月,安徽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51.54萬輛、銷量53.34萬輛,同比增長78.51%、84.31%。尤其在7月,增速較6月提高了27.9個百分點,達到69.9%。如今,隨著產業更強、銷售更旺、政策更給力,以汽車產業為首位產業的安徽,正在新能源汽車的新賽道上加速發力、一路疾馳。
向“新”而行創造無限未來
新起點,如何助推安徽“首位產業”加速跑?合肥勇挑重擔,精心謀劃和舉辦本屆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新能源汽車展,努力讓“造車的”展出最優質產品,“賣車的”拿出最優惠價格,“看車的”看到最新款車型,“買車的”買到最稱心座駕,“管車的”提供最貼心服務,奮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力促安徽“首位產業”跑出“加速度”。
在為期6天的合肥新能源汽車展會上,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約10萬平方米的展區共吸引蔚來、比亞迪、長安、奔馳、寶馬、奧迪等95個新能源汽車品牌、1000余輛車參展,其中首展首秀車型17款。此外,合肥還在蜀山、包河、瑤海、廬陽、長豐等縣區設置約10萬平方米聯動分會場,同步開展汽車展覽展銷、汽車露營大會、新能源汽車自駕游等活動,營造“全域車展”的氛圍。
未來,合肥將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力爭到2025年,智能網聯測試車輛超1000輛,新能源汽車集群規模超5000億元,整車年產能超300萬輛,計劃到2027年培育形成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前,安徽擁有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江淮等7家整車企業和1200家配套企業,基本形成合肥、蕪湖“雙核”驅動,宣城、安慶等市多點聯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的產業格局,產業生態日趨優化。
“這屆車展確實出人意料,充分展示了合肥、安徽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厚積薄發的實力!”前來參觀車展的江蘇省工商聯汽車銷售商會負責人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
車展落幕,發展更新。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新”而行,加速實現“未來已來”。(記者 許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