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產業——
十大千億級產業鏈加快推進
馬鞍山鄭蒲港新區邁濤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趕制出口日本的速凍蔬菜。 特約攝影 王文生 攝
2023年,以皖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建設,一大批產業鏈關鍵性企業和項目引進落地,全產業鏈發展的韌性增強、勢頭向好。
從投資強度看,全省綠色食品產業新增項目2247個、投資總額約4327億元,拉動一產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1%、居全國第5位;
從產業規模看,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9%,皖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達2445億元、同比增長22%;
從產品品質看,全省認證綠色食品4850個、居全國第2位,有機農產品1679個、居全國第3位。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
重點領域優勢持續凸顯
合肥廬陽經開區大恒能源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對光伏組件進行性能檢測。 記者 程 兆 攝
產業規模再創新高。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營收6121.9億元,增長28.6%。其中,光伏制造業營收2967.4億元,躍居全國第3位;新型儲能產業營收801億元;節能環保產業營收2749.4億元,居全國第7位。陽光電源、合肥晶澳、合肥通威等13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元。
重點領域優勢凸顯。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產量全國占比分別為50.8%、14.7%和24.6%,其中TOPCon電池產量占全國近一半、HJT異質結電池產量占全國近1/4;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領先。儲能領域擁有一批頭部企業,部分重要產品行業領先,儲能電池產量全國占比5.6%,隔膜涂覆材料全球市場占有率50%。
創新能級不斷提升。新增高端壓縮機及系統技術、深部煤炭安全開采與環境保護、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3家,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5項,主導、參與制定國家標準6項,培育符合國家光伏行業規范條件企業9家、居全國第4位。自主研發異質結組件功率4次刷新世界紀錄,最高實現755.03W;中國科大單結鈣鈦礦電池穩態效率達26.1%,創世界紀錄;陽光電源發布全球首個10MWh全液冷儲能系統;明天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控制技術國內領先。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國家級產業集群持續領跑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長三角地區上線首家全場景醫保刷臉智能就醫應用。記者 程 兆 攝
2023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4352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2112.2億元。合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器件等3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400億元,增長9.1%。
科大訊飛“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凱盛AGM”3家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國家級“雙跨”平臺行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突破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90家。
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12.1萬個,智能算力超7000P,合肥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正式開通。
生命健康產業——
邁上萬億營收新臺階
安徽福晴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車載專用開放式CLIMBER035磁共振成像系統。 記者 徐旻昊 攝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全省生命健康產業總營收達萬億元以上,規上企業達2500多家,頭部企業引領能力不斷增強。
部分領域優勢凸顯。在中藥領域,我省已形成鏈條完備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價格指數發布中心、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保健飲品生產基地。規上中藥飲片企業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