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接受媒體采訪,圍繞量子計算的技術發展、應用前景及社會普及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他認為,目前量子計算還無法像普通計算機一樣普及到用戶日常生活中,但需要大家共同去學習量子知識,推動量子技術的前進。
量子計算機能否像普通電腦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針對這個問題,郭國平認為,短期內量子計算機可能還無法普及到千家萬戶中,更可能是以“云計算”的服務形式出現。“未來的量子計算可能像現在的超算中心,用戶手持終端通過網絡提交任務,由超算中心完成后再傳遞到用戶手中。”
量子計算會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郭國平提供了一組數據,目前IBM公司已經在全球部署了70多臺量子計算機,用戶中包含了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涉及金融、生物制藥及大數據等領域。他打了一個比喻,就像在馬車上安裝了剛發明的蒸汽機,它能脫離馬兒獨立帶動車輛跑起來,但是想讓它跑得比馬車更快,這個還需要量子技術的不斷突破。“量子計算給普通大眾帶來生活上的改變,目前來看還需要繼續努力,但我相信不會太遠。”郭國平說。
“我們不能等到這個機車已經比馬車跑得快的時候,再去培養駕駛員。”采訪中,針對“量子知識該如何去普及”這個問題,郭國平認為,量子技術需要和用戶共同磨合,才能不斷推動技術前進的步伐。同時需要在現階段鼓勵大家參與進來學習量子技術,共同去探索量子計算這樣一種新的計算模式。(記者 蘇藝 鄒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