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省委常委劉海泉、陳舜、張韻聲、丁向群、費高云、張紅文、劉國賓分別與出席省兩會的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起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劉海泉在參加人大宣城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問題實事求是,部署工作務實可行,是一個體現堅定政治立場、飽含真摯為民情懷、彰顯強烈使命擔當的好報告。宣城市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要聚焦省委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勇于擔當,搶抓機遇,拉高標桿,優化環境,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深化標本兼治,加大行賄行為懲治力度,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要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良好政治生態。
陳舜在參加政協中共界別委員分組討論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呈現安徽高質量發展的亮點成效、實踐特色和光明前景,是一個主題鮮明、求真務實、開拓奮進的好報告。下一步,圍繞“著力提升彰顯徽風皖韻的文化軟實力”,持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放大“中國好人安徽多”品牌效應,深化全域文明創建,積極構筑精神文明江淮高地。加快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生動展現安徽蓬勃向上的發展形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產業,大力實施重點文化標識工程、公共文化空間工程和文化產業倍增工程,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
張韻聲在參加人大阜陽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深厚的為民情懷,是一個高舉旗幟、求真務實、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好報告。過去一年政府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展示了開局之年的新氣象新作為。報告部署今年重點工作站位高、定位準、落點實,彰顯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堅定走好新時代安徽高質量發展新路的使命擔當。特別是報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科學路徑。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強化抓落實工作機制,盡心盡力服務群眾、服務人才、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丁向群在參加人大池州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成績全面客觀、實事求是,規劃目標站位高遠、科學得當,部署工作重點突出、舉措有力,是一個政治站位高、謀劃布局深、工作舉措實的好報告。要深入領會報告精神,緊密結合實際,不折不扣把各項任務落實好。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定位,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完善人才工作體系,引育并重推動產才深度融合,用心用情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費高云在參加人大淮北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全景展現去年發展成效,系統部署今年重點工作,彰顯政治擔當、提振發展信心、明確目標路徑,是求真務實、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2024年,將圍繞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深入實施有效投資攻堅行動,夯實經濟回升向好基礎;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用好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機遇,做優平臺載體和標志性項目;持續深化改革,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防范化解風險,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作出新貢獻。
張紅文在參加人大滁州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結成績全面客觀、令人振奮,部署工作明確具體、扎實有力,是一份彰顯強烈政治擔當、求真務實作風和為民惠民情懷的好報告。希望滁州市繼續保持爭先進位、走在前列的奮進姿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強化與長三角人才合作,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增加產業鏈厚度,梯次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綠色轉型發展。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努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力量。
劉國賓在參加駐皖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成績全面客觀、分析形勢理性透徹、規劃目標科學合理、工作措施精準有效,是一個高舉旗幟、振奮人心的好報告,是一個展現安徽格局、擘畫發展藍圖的好報告。駐皖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要深入學習領會報告精神,找準服務“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使命任務的切入口,強化使命擔當,密切軍地合作,把部隊所能、地方所需、群眾所盼結合起來,在搶險救災、應急處突、鄉村振興、改革創新等任務中勇挑重擔、主動作為,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