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快馬加鞭制作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內全自動化生產線。
工人在包裝生產好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
一箱箱汽車零部件產品整齊擺放,等待出廠;一座座現代化汽車零部件工廠,沿路排列;一個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走進宿州市泗縣經濟開發區,隨處可見的汽車元素,向外界展示著這座縣城的發展新活力。近日,筆者來到泗縣一家家工業企業,實地探尋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向著新能源的賽道上加速前進的密碼。
厚培沃土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蓄能”
泗縣是皖北的農業大縣,盛產糧食、蔬果等農產品,但是工業發展曾經不容樂觀,“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規模小”,這樣的局面,曾經一度讓泗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泗縣怎么走?走向何處?很多人當時并沒有把握。
近年來,泗縣縣委、縣政府高位推動,明確了“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主戰略,猛攻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吹響了向工業進軍的“集結號”,把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泗縣堅持“大招商、招大商”的原則,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抓好促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實,瞄準長三角地區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等重點區域產業轉移。同時,實施項目強基增量、企業梯度培育、產業賦能提升、園區創新升級四大行動,推動重點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提升實體經濟貢獻度。
據了解,2017年,泗縣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開啟了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基地的建設歷程,經過6年的內修外煉,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泗縣當地的“當家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內主營產品包括汽車燃油泵及配件、濾清器、軸承、水泵、火花塞、剎車片、三角臂等。2021年,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泗縣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窗口期”,依托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筑巢引鳳”,不斷發展壯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新能源產業基地獲批“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并定下“力爭到‘十四五’末‘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集群產值過百億元”的目標。
在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后,泗縣縣委、縣政府迅速行動,吹響“沖鋒號”,全縣上下盡銳出戰。成立泗縣服務和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雙組長,其他縣級領導分別擔任副總組長,高位推進,謀劃全縣服務和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以及協調解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將發展路線圖細化為施工圖、進度表,一月一督辦,攻堅克難、步步為營。
同時,泗縣構建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轉型升級組、招大引強組、項目推進組、后市場服務組等“一辦四組”,擘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藍圖。據介紹,在面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新產品、新市場、新方向時,泗縣打出了產品轉型升級的組合拳:通過設立縣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引導基金,并積極爭取省級新能源產業基金,支持落地泗縣的重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申報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省級院士工作站。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扶持現有重點企業擴能增產、提檔升級,鼓勵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安徽高堅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四化”改造。擴大制造業投資,加快高本智能懸架、云欣汽車配件等項目建設。同時,依托宿州環保工程學校,加強汽車類學科專業建設,并成立縣汽車零部件產業行業協會,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發展。
機械臂有序作業,拖車滿載零部件在廠區里來回穿梭,身著統一工作服的工人熟練地檢查調試……走進位于泗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我們主打的業務是汽車零部件生產,隨著汽車行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我們也開始瞄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大市場,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總監袁欣介紹,該公司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電驅冷卻系統的電子油泵和電子水泵。目前,產品已經進入直流電動機的定子試模階段。“到年底,我們將交貨兩萬只產品,現在我們把好研發關、盯住生產線,快馬加鞭趕訂單。面臨新的挑戰,我們同樣充滿信心。”
眼下,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向著新能源的新賽道上加速邁進,目前,泗縣共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企業9家,形成了涵蓋零部件、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環節的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此同時,該縣加快新能源賽道布局,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農機裝備)等重點產業,全力突破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領軍型項目,推動新能源重大項目落地見效。
補鏈強鏈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導航”
電池、電機、電控是新能源汽車最為核心的技術系統,目前在國內集成化程度高、市場“內卷”嚴重。為了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上跑出加速度,泗縣選擇在細分領域進行“奔跑”。如今新勢力車企不斷涌現,市場競爭激烈,泗縣在新能源汽車整車領域來說目前處于技術空白階段,因此,泗縣必須瞄準汽車零部件市場細分領域,引育核心零部件企業,著力打造零部件配套產品,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
“高壓燃油泵是汽車渦輪增壓里面的關鍵部分,直接影響汽車的性能,以前主要依賴進口。”安徽高堅機械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周敏說,公司聚焦主導產業,加大研發汽車高壓燃油泵的產品儲備,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成為在全國高壓燃油泵領域排名第三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市場占有率達12%。據統計,目前,高堅機械擁有50余種高壓燃油泵產品,年產量約1.2萬只,年產值達4000萬元。
“一直以來,公司的理念是‘不求做大、必須做精’。面對全球市場競爭,我們只選擇高壓燃油泵、發動機電磁閥、汽車鋁制件等幾個產品種類,瞄準‘專精特新’,努力做到極致。”周敏說。
專業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是泗縣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共同特性。而企業實現迅速發展的背后,是泗縣堅持培優企業與培強產業相結合,積極引導企業專注、專業,爭做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小巨人”。“我們做的非標領域軸承,年產2000萬套,產能排名世界第一,產值排名世界第九。”說到公司主營業務,安徽家瑞軸承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汪祖亮頗為自豪。
安徽家瑞軸承有限公司是全省規模較大的深溝球軸承全工序生產制造供應商之一,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高精度軸承磨研、裝配生產工藝,產品的生產過程和品質管控均以智能化和自動化為主。“未來3年,我們計劃投入5000萬元用于生產設備改造升級,再新建10條自動化生產線,預計2025年年底可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汪祖亮表示,公司高技術含量和高自動化水平,讓產品“含新量”不斷提升,與眾多知名企業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廣闊市場為企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壯大帶來了新機遇。一芽見春,龍頭企業“鏈”起產業,“聚”起發展動能。目前,泗縣汽車配件產品包括濾清器、軸承、火花塞、剎車片等100多個品種、3000多種型號,2022年汽車零部件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億元。
在謀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初,泗縣縣委、縣政府一直認為,工業是發展之基,招商則是壯大工業集群的必要手段。近年來,龍頭招商、產業鏈招商成為泗縣產業招商的突出特點。“以商招商”是泗縣招大引強、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要訣。據悉,泗縣74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中,有80%以上的企業來自蘇浙地區。為進一步強鏈補鏈建群,泗縣建立工作機制,出臺《泗縣2023年“招大引強攻堅年”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招商重點和部門職責,針對縣域工業經濟現狀,對產業鏈招商布局進行規劃引導,繪制產業招商“導航圖”,同時建立各級聯動協作機制,保障項目落地建設。
今年以來,泗縣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農機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物流等重點產業,立足產業研究,及時掌握企業投資新意向、產業布局新動向,全力突破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領軍型項目,重點招引電池材料、電機(驅動裝置)、智能傳感器等企業。重點瞄準汽車動力總成部分、傳動部分、冷卻潤滑系統、燃油供給系統、車身結構及部件、電子電器等重要總成部件及零部件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重要總成部件及零部件相關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加快構建“鑄件—機件—部件—總成”一體化組成的產業體系,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不斷躍升,爭創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力爭用3~5年時間,培育3家全國知名、產值過10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
高位推動與浙江瑞安、玉環、江蘇吳江等地汽車零部件企業深度對接,加快推進蘇州中成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溫州力邦汽車制動器生產、江蘇暢頜機械汽車緊固件等在談項目落地。泗縣要求各招商責任單位要厘清產業鏈上的短鏈、斷鏈、弱鏈,瞄準塊頭大、帶動力強的500強企業、大型央企民企和行業領軍企業,在高端補鏈、終端延鏈、整體強鏈上尋求突破,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發展效益好、產業帶動強的重點項目,這些對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拓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023年以來,泗縣累計簽約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10個,總投資達13.98億元,目前在建億元以上項目6個,總投資額達10.23億元。
政策助力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速”
企業要發展壯大,離不開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多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負責人都提到了在企業開辦、運行過程中得到的一些政策支持和暖心幫扶。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企業相繼收到一份稅務部門送來的紅利賬單,賬單上詳細列出了企業去年享受的稅費減免項目和數額。也正是因為這一張張小小的紅利賬單,為實體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這份紅色賬單全稱叫‘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紅利賬單’,清清楚楚寫明了我們公司享受到的稅費減免項目和數額。”安徽中恒電噴制造有限公司袁欣說,這是為我們企業送來的一份加油、鼓勁的禮物,有了這份支持,我們在生產和發展上更有動力了。
對于安徽中恒電噴制造有限公司而言,感受到政府的暖心服務遠不止于此。該公司是2021年5月份從浙江省嘉興轉移到泗縣的汽車燃油泵生產企業。企業從建廠房到正式投產,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泗縣經濟開發區和各個相關的職能部門,主動上門問需、靠前解決難題,讓企業從開始就保持“快馬加鞭”的速度。
在稅惠政策“真金白銀”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了創新發展的底氣。據了解,泗縣根據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方向,“一企一策”實施精準培育,推動企業向“專精特新”轉型升級。對標長三角優勢產業,發揮“店小二”精神,以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務和管理機制,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泗縣牢固樹立“企業經濟發展到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的理念,全力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供全方位、零距離、跟進式服務。對于重點技改項目按月進行調度,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積極指導企業申報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向上爭取省市科技創新資金。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扎實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依托“皖事通”服務平臺,精準提供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積極推進覆蓋范圍廣、應用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在移動手機端辦理,切實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滿足企業“隨時辦”需求,目前已上線180項移動端辦理事項。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實現與宿遷市宿城區行政審批局聯合設立“跨省通辦”專窗,推行要件審核收寄、兜底代收代辦的“一站式”服務。
同時,成立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行業協會,強化與省市汽車零部件企業行業協會對接,積極參加全省每季度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配套合作活動。依托宿州環保工程學校,加強汽車類學科專業建設,培養和引進一批汽車產業發展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鼓勵安徽中恒電噴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高堅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產學研實踐基地。積極發揮高堅機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省級院士工作站作用,輻射帶動全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升級發展。設立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投資基金,整合各類工業發展扶持資金,重點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技改、自主創新、品牌創建、人才引進等。
此外,泗縣還加快推進與商業銀行合作的產業融資擔保基金,探索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新模式,引導商業銀行不斷加大對首位產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繼續提升園區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加快供水管網、人才公寓、等配套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為企業提供優質舒心的投資環境。
因“智”而強 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續航”
在泗縣泗涂產業園內的安徽高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一片忙碌生產景象,企業通過優化組合和添加設備,抓緊生產新能源汽車配件產品,供應奇瑞小螞蟻、長安小糯米等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配件產品每月生產供應量達到8萬件。
安徽高堅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解培亮說:“剎車自動閥原來之前是斜孔傳遞,現在通過院士指點我們改成直孔的,直孔的既不影響它的性能,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效率提高了60%。”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剎車自動閥,老的產品因為工序問題導致生產效率低,如何讓老產品適應新工序投入高效生產,該公司組建了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剎車自動閥新產品從研發到投產,只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解培亮繼續介紹:“原來的一級變速現在改成兩級變速,第一它的傳動效率提高,第二個它比較節能省電,耗電力比較低,優化得非常好。”
據了解,從2022年以來,該企業投入600多萬元研發資金,先后研發出推出7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并投入批量生產,企業產能提高了三成。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窗口期”,借助科技力量,2023年企業的生產目標是實現產值2億元。
走進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車間,各類智能設備、機器人同步作業,一排排機械臂整齊地揮舞翻動,生產線旁,工人們緊盯著自動化設備屏幕上的一組組數據。科技創新+自動化生產線兩匹“馬車”同步發力,讓該企業零部件產業實現快速轉型和訂單量“狂飆”。
新能源汽車產業賦予新動能,離不開科技手段作支撐,泗縣先后投入了12.5億元的專項資金,建設了高標準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每年投入上億元的科技研發和技改的資金,幫助企業發展壯大,目前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已入駐汽車零部件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7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泗縣科技局黨組成員馬程偉說:“通過人才、平臺各方面齊頭并進來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為全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全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融入全省的快車道。”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同時,培養專業化的高層次人才也迫在眉睫。為此泗縣打出了一系列的組合拳,深入實施“才匯泗州”行動,圍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科學編制“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錄,著力引進一批能夠壯大產業集群的領軍人才、緊缺人才;搭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平臺。印發《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人才支撐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合肥學院泗縣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杭州技師學院泗縣分院在泗縣技工學校掛牌。主動加強與杭州濱江區產業、企業、人才交流合作,推動形成創造在濱江、制造在泗縣的發展格局。搭建專業化人才服務平臺。創新推進“書記”項目,依托泗縣城投集團,成立泗縣誠仕人才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布局開展人才招聘獵豹、人才項目投資、人才雙創孵化、職業人才培訓、人才公共服務、人才數據共享、人才公寓管理等7大核心業務。搭建青年人才實習實踐平臺。創新建立全省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提供一站式免費定點住宿、就業創業、政策信息、培訓交流等服務。接納北京大學等8000余名在校大學生實習實踐,設實習崗位3000余個。創新成立電子裝備和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鏈黨建聯盟,培養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4家、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個。
時下,龍頭帶動、科技創新、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握指成拳,努力鍛造泗縣新能源企業產業競爭優勢。泗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未來,泗縣將以零部件、后市場發展為主線,實施“升級一批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成長企業”“引進一批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知名企業”“集聚一批新能源電池配套企業”重點工程,建設電子油泵、汽車空調壓縮機、軸承、空調濾清器、緊固件、電池材料等“N”個特色鮮明的配套產業,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品質汽車城,建成皖北有較高生產集中度、較高技術含量、總成配套能力強、服務生態優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進一步推動產業鏈條化延伸、科技協同化創新、企業園區化集聚和集群數字化賦能,不斷點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引擎”。
(文/單珊 圖/吳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