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生物醫藥是生命健康產業的核心單元之一,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產業,也是安徽當前正加速打造的產業集群之一。
6月5日,在2024 長三角企業家聯盟峰會上,“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是國內首個數據評價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指數,由長三角數據驅動創新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YBDIA)、火石創造聯合發布。現場還揭曉了“2023年長三角跨省域藥物生產委托合作城市對10強”“2023年長三角跨省域投融資城市對10強”“2023年長三角跨省域藥物臨床試驗合作城市對10強”“2023年長三角跨省域專利轉移城市對10強”四大榜單。
該指數由YBDIA聯盟名譽理事長陳凱先院士發起,聯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所長、YBDIA 聯盟名譽理事長譚蔚泓,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聯盟名譽理事長李校堃,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積宗,上海長三角醫藥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天匯資本董事長袁安根,上海市藥物研發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邵黎明,貝達藥業董事長、YBDIA 聯盟理事長丁列明,火石創造董事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金霞,CBIITA 聯合體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YBDIA 聯盟副理事長鄭曉南,科發資本董事長陳曉峰,普華資本創始人、YBDIA 聯盟副理事長曹國熊組成專家小組,共同推進“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期待成為“共建多層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大平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的趨勢線和風向標”。
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在發布中指出,該指數由融合基礎、融合路徑、融合效應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28個四級指標構成,對長三角三省一市41個城市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進行量化評價。結果顯示,近3年來,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呈連續增長態勢。2023年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為163.3,融合基礎穩步向好、融合要素穩固增強、融合結果穩中提質。
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會議上作出的重大指示。長三角區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承擔著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使命。其一體化發展不僅關系到區域內部的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管理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而且對推動全國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旨在構建起對長三角區域生物醫藥產業協同發展、動態追蹤的長效機制,并引導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協同創新發展。指數顯示,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形成以上海為龍頭,蘇州、杭州為兩翼,南京、合肥、無錫、泰州多點綻放的發展格局,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的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23年,在長三角跨省域藥物生產委托合作城市中,生產委托合作頻繁發生在上海市與江蘇省之間,其中江蘇省同為上市許可持有人數量和藥物生產數量最多的省份。
在長三角跨省域投融資合作城市中,上海市與江蘇省之間合作最頻繁。江蘇省是被投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浙江省是投資人數量最多的省份。
在長三角跨省域藥物臨床試驗合作城市中,上海市與江蘇省的藥物臨床試驗合作次數最多。其中,江蘇省為藥物臨床試驗申辦數量最多的省份,上海市為藥物臨床試驗研究數量最多的城市。
從長三角跨省域專利轉移城市來看,專利轉移同樣頻繁發生在上海市與江蘇省之間。江蘇省為專利遷入、遷出數量最多的省份。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融合指數將在專家小組的指導下,不斷深化、持續迭代,涉及的數據集也將在數交所上架,以更好地助力長三角三省一市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融合發展。”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如是說。(記者 孟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