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的服務態(tài)度真是太好了,發(fā)自內心地感謝你們。”近日,家住遼寧興城市的童先生通過電話,向遠隔千里的馬鞍山市花山公安分局戶政中心民警們表達了謝意。
原來,童先生和妻子李艷菊以及女兒,一直生活在遼寧省興城市,戶籍也在當地。后來,女兒考上了安徽的一所大學,于是就有了畢業(yè)后留在馬鞍山工作生活的計劃。
不久前,童先生和妻子李艷菊在馬鞍山市花山區(qū)購得一處房產,準備先將他們和女兒的戶口從遼寧遷到馬鞍山。今年4月29日下午,夫婦倆趕到了花山公安分局戶政中心后,得知辦理跨省遷移戶口業(yè)務需要提供房產證等證明材料,而他們新購房子的房產證要一周后才能拿到,這讓兩口子犯了難。
為此,花山公安分局戶政中心立即啟動“容缺辦理”機制。辦理業(yè)務的民警發(fā)現,童先生夫婦除了房產證暫未拿到外,還缺少女兒的出生證明。民警根據戶政工作規(guī)范和“放管服”工作要求,結合“容缺機制”,按照夫妻倆提供的存量房交易網上備案確認書及完稅憑證,成功完成了房產證明手續(xù),而其女兒的出生證明則由其提供的出生證明照片、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等材料進行了嚴格的佐證。此外,花山戶政中心民警還與夫妻倆戶籍地寧遠派出所民警多次進行了電話溝通,當場為他們辦理了跨省通辦業(yè)務。
最終,夫妻倆辦好了馬鞍山的戶籍,不僅領到了戶口簿,還現場辦理了身份證,安心地返回遼寧。
“容缺辦理”機制是在群眾缺少少量的非關鍵材料,初審后可辦理度較高時,窗口先收取材料辦件。群眾可以在補送材料的同時,直接取件。個別關鍵材料如群眾能通過“皖事通”提供電子證照,亦可容缺辦理。
“容缺機制的意義在于提高審批效率,為辦事群眾和企業(yè)帶來真正的便利。”花山公安分局戶政中心負責人湯英告訴記者,每年他們辦理的戶籍業(yè)務超過6萬件,其中通過“容缺機制”辦理的業(yè)務1萬余件,極大方便了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