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下午3點,潁州區“鄰里同心每周有約”社區思政故事會在京九路街道申寨社區文化長廊舉行。活動通過紅色故事分享、先進典型事跡宣講等形式,弘揚榜樣力量,傳遞志愿服務精神,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參與。
公交“微笑天使”的暖心服務經
阜陽公交五公司15路駕駛員江倩作為先進典型代表,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服務故事。這位曾榮獲“阜陽市五一巾幗標兵”“阜陽市最美公交車駕駛員”等稱號的公交人,用樸實的話語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拔⑿Χ嘁稽c、嘴巴甜一點、觀察細一點、起步穩一點、態度好一點、理由少一點、肚量大一點、脾氣小一點……”當江倩說完這“八個一點”服務心得時,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工作中,江倩始終踐行著這“八個一點”的服務理念。她佩戴耳麥,在公交系統報站后再次提醒乘客到站信息;車輛轉彎時,她總會貼心提醒乘客抓好扶手;甚至在等待紅綠燈的間隙,她也不忘向乘客宣傳文明用語和早晚班發車時間?!案煞招袠I就是以真心換真心?!苯坏倪@句話道出了她十五年如一日堅守崗位的初心。
今年年初,江倩憑借職業敏銳度,及時發現并救助了一位走失老人。當時一位神情恍惚的老人登上15路公交車,說不清去向。江倩一邊安撫老人,一邊聯系公司并報警,最終幫助老人安全回家。這樣的暖心故事,在江倩的工作中不勝枚舉。
不僅自己身體力行,江倩還積極帶動同事共同進步。她組織有經驗的老駕駛員幫扶安全意識不強、服務有欠缺的同事,鼓勵引導大家調整心態,學會換位思考。在她的帶動下,線路安全服務工作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工作之余,江倩更是公益活動的積極踐行者。她帶頭成立五公司巾幗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關愛孤寡老人、助力貧困兒童“圓夢微心愿”、禮讓斑馬線等公益活動。15年來,她用一個個暖心舉動贏得了無數乘客的感謝和贊譽。
理發師夫妻的5000公里愛心路
活動現場,“90后”理發師夫妻水淼、鐘穩穩分享的7年義剪故事,讓在場居民深受感動。
這對在阜陽經開區經營“寒舍造型”理發店的年輕夫妻,自2017年起堅持每周二閉店一天,騎著電動車奔波于各鄉鎮街道,為行動不便、孤寡高齡老人免費理發。7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40多個村(社區),累計服務400余位老人,理發超1000次,騎行里程達5000余公里。2023年,他們加入“花姐邀您做公益”志愿服務組織,繼續用手中的剪刀傳遞溫暖。
“每周二,孩子總會問我們倆,你們今天又要去做公益嗎?”靦腆的水淼在臺上講述著他們的公益初心。故事要從他們回臨泉縣張新鎮老家的經歷說起。一次返鄉途中,夫妻倆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主動提出免費理發卻遭到老人的懷疑。“那時候感覺到,做好事也挺難的,老人害怕我們收費,也害怕我們騙他?!闭沁@次經歷,讓他們萌生了系統開展義剪服務的想法。
從最初在社區偶遇需要幫助的老人,到現在有組織地開展志愿服務,夫妻倆的義剪之路越走越寬。他們不僅帶著理發工具走遍潁州區的各個角落,每次回老家也不忘為鄉親們義務理發?!敖裉靵硇v,是想嘗試如何幫助更多人,也希望能和各社區交流經驗?!辩姺€穩說,“只要有義剪需要,隨時可以聯系我們。”
七年如一日的堅持,讓這對年輕夫妻成為社區里的“明星義工”?;顒蝇F場,不少居民被他們的故事打動。“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的青年擔當。”申寨社區工作人員表示。
傳承紅色精神激勵社區群眾
退役軍人張紹偉曾服役12年、3次榮立三等功,他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新時代軍人的責任與擔當。
他在分享中回顧了難忘的軍旅生涯。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他沖鋒在前?!澳菚r候只有一個念頭:快一點,再快一點,多救一個人。”退役后,他堅持投身公益事業,先后獲“潁州區學雷鋒先進個人”“阜陽好人”“安徽省模范退役軍人”等稱號。
“脫下軍裝,軍魂永在?!睆埥B偉還創辦了阜陽市愛心擁軍志愿者協會,經常慰問退伍老兵,與老兵們建立了深厚情誼?!安簧倮媳貏e喜歡跟我說他們參軍的故事,也讓我很受啟發。”活動現場,他動情講述了與抗美援朝老兵孟昭起、吳文才的交往經歷,讓現場觀眾深刻感受到老一輩革命軍人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花姐”品牌的惠民實踐
“我們希望通過常態化志愿服務,讓公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京九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相關負責人孫健介紹,“花姐邀您做公益”志愿服務自2023年11月啟動以來,已累計開展活動33場次,為群眾辦實事290余件,惠及居民8000余人次。該項目以京九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文明創建分管負責人李慧玲(花姐)命名,通過“便民集市”形式將貼心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據悉,該項目由京九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牽頭,16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協同推進,創新采用“小規模、小場地”模式,組織招募387名具有專業特長的志愿者,利用周末、節假日定期深入社區開展集中服務。從家電維修到健康義診,從法律咨詢到義務理發,豐富多彩的“微”服務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便利與溫暖。
“我們注重把志愿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孫健介紹,“便民集市”模式既解決了大型活動組織難的問題,又能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每次活動前,各實踐站通過走訪調研,根據小區特點定制服務內容,確保服務“適銷對路”。
“這些身邊榜樣讓我們看到,平凡人完全能成就非凡事。”活動結束后,社區居民李華感慨道。潁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鄰里同心”活動品牌,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據悉,該區今年還將推出“榜樣進社區”系列活動,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郝思雅 楊洋 閆翊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