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在安徽,長在安徽,學成在安徽,作為一個安徽人,我對家鄉這片沃土有著深厚感情,也對徽商精神有著深刻體會。“不畏艱難,敢拼敢闖”,是徽商精神的核心。直到今天,這種精神對市場經濟發展仍有借鑒意義。
作為安徽人,我在專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不忘站在產業層面,關注安徽、看好安徽。
新時代的安徽,在區位上處在國家戰略疊加的樞紐地帶,擁有科技創新、綜合交通、市場腹地等多重優勢;在人才上,不僅擁有中國科大這樣的知名學府,更通過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優勢,吸引了大量高層次人才回流。
作為安徽走出去的企業經營者,我認為不僅需要關注家鄉、看好家鄉,還要更好地回報家鄉,實實在在地為家鄉父老做點事情。
我的家鄉碭山縣位于安徽省最北端,陸運物流四通八達,非常適合發展零部件加工制造業,豐富長三角地區的機械加工產業鏈。
2020年12月,與碭山縣人民政府簽約建設碭山邁瑞醫療科技產業園,該產業園將成為邁瑞醫療在全國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承接精密零部件加工,成為邁瑞自有供應鏈的一環。
未來,邁瑞醫療將持續從碭山選拔人員至深圳進行培養,學習生產技能,為當地構建人才儲備體系,起到行業帶頭示范作用。在保障自身供應鏈安全的同時,還能夠幫扶當地實現產業振興。根據測算,預計在2026年完全投產后,年收入達4.5億元。
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兼顧社會效益、就業機會、增長稅收、優化營商環境和企業發展等多個方面。把產業引進來,相應的配套設施完善好,工作生活環境建設好,本地的人才愿意留下、外地的人才愿意涌入,整個安徽的正向循環就轉起來了。
高質量的發展,既包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包括醫療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2021年初,邁瑞向宿州市捐贈了價值4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為當地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提供幫扶與支持。未來,邁瑞還將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參與省內“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把優質醫療資源全面向基層輻射,造福一方百姓。
我從鄉村中走出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去年,我再次回到母校碭山中學,那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學,文化底蘊豐厚,教學質量很好,為了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硬件需求,我決定個人再出資10億元為碭山中學建設新校區,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90個班寄宿制高中,將容納5000名學生就讀。
徽商精神鼓舞著新一代的安徽人民實現自身發展,做家鄉的代言人,也吸引著更多來自其他地區、國家的企業和朋友,做安徽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