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中,法治像一把標尺、一根準繩,能滿足經營主體對參與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與期待。
安徽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國排名能夠顯著提升,關鍵在于始終堅持把公平公正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盡力做到重法度不失溫度、重程序不失效率、重真情不失分寸。
重法度不失溫度。《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今年起施行,有利于破除影響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障礙和隱性壁壘。要讓條例行得通、真管用,還需規范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裁量權,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整治一罰了之、多頭檢查等機械執法、過度執法問題。
重程序不失效率。只有在程序正義的基礎上,兼顧效率的追求,才能實現公正高效。無論是推行證明免交、證照免帶、辦事免跑、政策免申、輕微免罰,還是提升案件辦理質效,說到底就是用最少程序、最短用時、最好效果解決“當事人一件事”,不反復、少折騰。
重真情不失分寸。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項制度創新,能夠有效避免辦了一個案子、垮了一個企業、下崗一批職工,最大限度減少司法辦案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但也需要警惕以合規為名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杜絕虛假合規、合規腐敗和問題案件。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安徽持續開展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創新企業家約見政法單位負責人等工作機制,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不過,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標準推進安徽(合肥)創新法務區建設,還需補齊一些短板弱項,讓法律服務能力真正跟上經濟發展需要。
方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