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獎補資金多少,政府都能及時兌現,蕪湖市給企業的獎補資金已超過4000多萬元。這是政府誠信的體現,給企業注入了強大信心。”日前,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安徽開展政府履約踐諾行動深有感觸地說。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基礎。政府一諾千金,投資者才能放心,企業發展才能安心。相反,如果輕諾寡信、出爾反爾,會損害企業的合法權益,難以形成較為穩定的長遠預期。在現實中,那些誠信度、美譽度不高的地方,企業家、投資商往往“敬而遠之”。那些講誠信的地方,企業和項目必然紛至沓來。
“營商”二字,說到底是講誠信,言必信、行必果。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必須持續加強誠信建設,持續增強企業對政府的信心和對市場的信任。
政府先要守信,企業才能有信心。各級政府在定決策、定措施時要做到實事求是、合法合規,做到科學評估、量力而行,對辦不到、做不好的事,絕不能亂打包票、亂拍胸脯。對已經出臺的政策、作出的許諾,必須“說話算話”“說到做到”,確保政策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
政府用制度保障誠信、優化營商環境,必須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依法懲處欺詐、違約等失信行為,讓那些有諾不踐、有約不行的人付出沉重代價。樹立鮮明導向,持續優化守信激勵機制,提升社會對良好信用的獲得感,對守信行為宣傳、獎勵,引導樹立“以守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的信用意識。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優化營商環境,當以誠信為先。讓我們縱深推進信用安徽建設,讓講誠信、守信用蔚然成風,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信用動能”。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