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黄色天使色吧,激情综合网+黄色成人网,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亚洲人午夜射

您當前的位置: 安徽新聞 > 安徽要聞

安徽向“新”而行

  • 2024-03-05 06:00
  • 來源: 安徽日報
  • 作者: 王弘毅

  汽車,現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產業。

  生產、維修、銷售、養護、車載設備乃至能源、旅游……它衍生出一條條長長的產業鏈,更是推動經濟增長、拉動消費的關鍵產業。

  從早期的依托國外品牌合資建廠,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如今,在中國,汽車業已然成為硝煙彌漫的“紅?!?。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雙雙突破3000萬輛大關,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

  在中國汽車產業亮眼的成績單中,“安徽板塊”的表現尤為突出,主要指標增幅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安徽在2023年將汽車產業確定為“首位產業”,推動產業發展的力度前所未有。2023年,全省汽車產量249.1萬輛,由2022年全國第7位躍居第2位,增長48.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由2022年全國第7位上升至第4位,增長60.5%。汽車出口114.7萬輛、增長80.1%,占全國比重23.4%。

  “首位產業”,是如何加速疾馳的?

  首位產業爆發式增長

  首位產業,顧名思義,就是“第一產業”或者是“優先級別最高的產業”。

  確立汽車產業為首位產業,主要得益于安徽的汽車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前景。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團、江汽集團、蔚來、合肥長安、比亞迪合肥、大眾安徽、漢馬科技等7家整車企業,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有著配套完善的全產業鏈,產能、配套、技術等都有著強大的發展潛力。

  2023年,是安徽汽車首位產業爆發增長的一年。安徽召開了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組建實體化運作的省汽車辦,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地方性法規。

  發展質效全面提升,汽車全產業鏈全年營業收入邁上萬億元新臺階,4108戶企業營收總量達1.15萬億元、增長28.5%。汽車業增加值增長33.9%,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為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26.4%、居41個行業大類之首。

  產業的全面爆發,得益于龍頭企業的強勁帶動。

  奇瑞集團2023年營收首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實現一年增長1000億元的“大跨越”;

  江淮汽車去年全年銷量為59.25萬輛,同比增長18.40%。傳統強項商用車全年銷量23.54萬輛,同比增長18.70%;

  “造車新勢力”蔚來在2023年完成了全系產品的代際切換,全年先后交付第二代技術平臺5款全新車型EC7、全新ES6、ET5T、全新ES8和全新EC6,成為全球首個完成技術平臺垂直切換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比亞迪合肥工廠一、二、三期項目建成投產,年產值有望實現近2000億元,成為這家國內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的最大生產基地。

  “七大生態”引領,“雙核”聯動發展,多點強勁支撐。當前,安徽正圍繞建設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開放生態,以共建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產品攻關項目,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構建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一體推進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汽車類學科專業建設,引育汽車文化產業,組建運營汽車產業鏈投資基金,共建共享海外服務、物流和供應鏈體系,協同打造長三角汽車產業鏈生態,加快建設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創新的致勝之道

  創新,永遠是產業發展致勝的不二法寶。

  如今,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日趨“內卷”,安徽正埋頭于技術創新,力求在新賽道上取得領跑新優勢。

  2023年,安徽汽車產業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創新平臺建設等多個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電池技術一直是最大瓶頸,研發出續航里程長、充電時間短、安全性更高、成本價值更優的電池,一直是各大車企及電池廠商競爭最焦灼的地方。

  今年1月,江淮汽車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江淮釔為正式向用戶交付全球首款鈉電池量產車型,標志著鈉離子動力電池迎來大規模應用的里程碑。

  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品類是鋰電池。鈉電池與鋰電池原理、結構類似,可兼容鋰電生產設備和工藝,同時還具有成本低、低溫環境下性能好、快充性能更強等六大獨特優勢。未來,鈉電池有望與磷酸鐵鋰電池形成互補格局,提供一種成本與性能兼顧的動力解決方案。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2023年12月20日,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正式簽約落地合肥高新區。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包括1個創新體系建設類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和若干個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類實驗室,是致力于推動產業創新要素協同進化,促進產業創新主體互利共生,構建場景驅動的關鍵共性技術孵化熟化體系,實現汽車產業生態化和汽車生態產業化的商業平臺。

  在技術攻關方面,2023年,安徽啟動第二批車芯協同“攻尖”項目征集工作,組建了安徽省汽車芯片聯盟和安徽省汽車芯片制造中心。

  一批新技術、新軟件、新系統裝車應用。奇瑞自主研發的世界級混動技術鯤鵬超能混動C-DM量產裝車,奇瑞星途星紀元ES首搭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蔚來ET9搭載首款自研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和自研國內首個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宿州市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共建智算中心。

  圍繞創新生態,安徽積極組建戰略咨詢委員會,構建“1+N”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體系,創新體系建設類實驗室掛牌運行;啟動第二批車芯協同“攻尖”項目,組建省汽車芯片聯盟和制造中心。今年,安徽將圍繞車規級芯片、下一代動力電池、先進動力總成等領域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

  走好推廣應用“后半程”

  如果說生產和研發端是走完了汽車產業發展突破的“前半程”,那么更關鍵的“后半程”就是推廣與應用,它直接決定著用戶能否接受與購買,決定著市場的銷路。

  當前,在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有一些痛點堵點,比如充電樁配備不足、續航里程焦慮、用戶認可度亟待提升等。

  破除痛點堵點,安徽采取了有力措施。省汽車辦聯合12家省直單位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工作的通知》,分別在公務用車、公交、出租等11個公共領域提出新能源化目標舉措。組織奇瑞、江淮等汽車企業采取“定制車型、定制模式、定制服務”方式,加快郵政快遞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去年1月到10月,累計舉辦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展會活動70余場,帶動汽車消費超110億元,其中,首屆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吸引95個品牌、1000余輛汽車參展,銷售額超31.7億元。

  充換電服務是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重要內容。在補能焦慮仍然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有沒有良好的充換電體驗,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2023年,安徽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全面發力。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暫行)》,一體推進市、縣、鄉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增充電樁19.5萬個。

  統一的監管服務平臺,對于充換電設施的統籌利用非常重要。2023年,安徽建成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與國家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全省公用充電樁接入率已達64.2%。安徽省能源集團旗下省充換電公司在全省首個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長豐先行先試,一體推進縣鄉村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于去年12月底全面完成“縣有港、鎮有站、村有樁”網絡布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完成充換電基礎設施全覆蓋。

  在全省范圍內大規模推進“充換電一張網”建設,必須調動多方力量,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充換電設施運營效益。由安徽省能源集團、蔚來、國軒高科和奇瑞旗下瑞丞基金管理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母基金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安能源有限公司,于2023年底注冊。該公司致力于推動安徽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及平臺建設,統一換電標準及電池銀行業務,并將逐步深化至新能源汽車后市場、虛擬電廠、碳管理等相關領域。

  啟動、點火、選準方向、踩下油門……當前,在汽車產業的廣闊賽道,安徽汽車產業加速向前,正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和新能源汽車強省的目標一路疾馳。(記者 王弘毅)

編輯: 詹子系
推薦閱讀
安徽省人民政府最新通告!


發布于2025-04-16 07:29:26

熱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