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黄色天使色吧,激情综合网+黄色成人网,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亚洲人午夜射

您當前的位置: 安徽新聞 > 安徽要聞

  • 2024-04-20 04:37
  • 來源: 安徽日報
  • 作者: 湯超

  汽車產業是我省的“首位產業”,近年來,皖北地區結合自身產業特色和資源稟賦,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4月19日,在皖北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推進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解讀了《推動皖北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加快突破行動方案》。

  皖北地區建設汽車產業集群具有一定基礎,發展潛力與動力并存。皖北各市利用自身優勢,錯位協同發展,如淮北市積極打造車用鋁合金輕量化材料基地;亳州市推進奇瑞商用車等頭部企業與核心零部件企業“股權式”合作;宿州市組建皖北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院;蚌埠市打通傳感器研發、制造、驗證和產業化應用示范流程,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阜陽市建成全國最大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園區;淮南市以合淮合作區為載體,積極招引蔚來、比亞迪配套零部件項目。

  2023年,皖北6市汽車產業鏈營收平均增速6.5%,其中淮北、宿州、亳州、阜陽等4個市增速超17%。今年1—2月,皖北地區汽車產業鏈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平均增速達到27.4%,比全省快3.9個百分點,其中亳州、宿州和淮南等3市增速超50%;同2023年相比,皖北地區汽車產業鏈規上工業企業數、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均提高1.1個百分點。

  “立足皖北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條件,主動鏈接中央企業、省屬企業、知名民營企業等資源,堅持兵團式、陣地戰式推進,以專用車集聚發展、零部件轉型升級、后市場提質增效等為突破口,優化產業布局,激活內生動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好支撐皖北地區振興發展。”陳軍介紹,目標到2025年,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過1800億元,占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比重超過15%,培育產值50億元以上企業5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30家。到2027年,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突破3300億元,形成一批配套能力突出、特色優勢明顯的行業骨干企業,涌現一批標志性技術創新成果,培育一批綠色低碳制造典型標桿,打造一批智能網聯示范應用場景,構建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定位,優化產業鏈創新鏈布局,堅持集鏈成群,以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為牽引,推動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化、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特色鮮明、集聚度高的產業承載區,構建能包容、可共生、有韌性的產業生態,形成“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發展格局。

  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方案》提出七大支持行動。

  實施創新能力“領航行動”。堅持創新驅動,是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以強促大”推動首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

  實施專用車“培優行動”。皖北地區專用車企業眾多,品類豐富,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市場前景,實施專用車“培優行動”,符合國家“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產業政策的要求,也有助于加快構建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實施零部件產業“向新行動”。汽車零部件正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推動皖北零部件企業提質增效,進入整車配套體系,推動產業近地化配套,能夠提升我省汽車產業總體規模和綜合實力。

  實施多層次合作“鏈動行動”。堅持我省汽車產業雙核帶動、多點支撐的總體布局,加強省級統籌,引導先發地市、龍頭企業的優質資源投向皖北,實現合作共贏,形成全省一盤棋。

  實施綠色發展“降碳行動”。皖北風光電等資源豐富,建設零碳園區、零碳企業有助于提升項目招引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也將為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實施推廣應用“拓展行動”。廣闊的汽車消費市場,是皖北的突出優勢,推動后市場服務體系建設,是政府可以發力的重要領域。

  實施產業人才“聚英行動”。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是補齊產業短板、推動皖北汽車加快突破的重要任務。

  另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加強組織保障,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省汽車辦定期調度研究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相關事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皖北各市(縣)依托各市汽車辦,建立相應工作協調機制。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編制項目推進清單、重點事項調度清單,按照清單化、項目化、事項化推進工作落實。(記者 湯超)

編輯: 劉賢輝
推薦閱讀
安徽省人民政府最新通告!


發布于2025-04-16 07:29:26

熱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