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一塊集播放實時視頻監控畫面、進行動態風險提示、展示資源分布情況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屏映入眼簾。該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省應急指揮中心主任龔關向記者逐一介紹各模塊功能。在他看來,如今全省應急指揮工作正朝著更智慧、更協同、更高效的方向邁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為強化應急指揮工作劃定路徑。近年來,安徽省通過建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系,不斷打破條塊分割、部門獨立、地方割裂的傳統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加強全方位全要素協同聯動,推動應急指揮工作實現四個轉變。
【四個轉變】
●從“應急值守”向“應急處置”轉變
●從單一電話調度向全方位智能化調度轉變
●從單兵作戰向多部門協同聯動轉變
●從單一信息接報向主動掌握災害事故全貌轉變
加強各級應急指揮部建設
應急指揮部在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數的信息和資源向這里匯聚,無數的預警和指令從這里發出。
暢通并建強各級應急指揮部,是健全應急指揮體系,提升應急指揮效能的基礎。2024年7月,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印發《全省應急指揮部建設實施方案》和建設清單,明確各級應急指揮部場所、機制、設備等建設內容,采用月調度、通報等機制,督促、指導市縣應急指揮平臺加快建設進度。目前,全省已有15個市、40個縣(區)完成場所建設并投入使用。
2024年以來,在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開展的各類視頻調度、視頻會議共計800余次。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到指揮大廳開展全省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工作調度。省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中樞作用發揮明顯。
為使應急指揮的觸角直達基層“末梢”,2023年,安徽省應急管理廳選取亳州市利辛縣闞疃鎮啟動鄉鎮級應急指揮中心智能化防控試點建設。該鎮對原有鎮消防工作站功能庫室進行升級優化,建設可視化調度指揮中心,借助公安“天眼工程”、環?!苞椦酃こ獭?、綜治“雪亮工程”,搭建消防“火眼工程”,實現基層視頻監控平臺建設一體化。接下來,該省應急管理廳計劃召開全省現場會,推動所有縣(區)選擇1個鄉鎮開展試點建設,不斷總結經驗擴大建設范圍,加強應急指揮工作基礎。
只有提高“應”的能力,才能減少“急”的概率。“我們著力提高應急指揮干部和值班值守人員的素質,改變應急指揮中心就是‘值班室’的片面認識,積極推動‘應急值守’向‘應急處置’轉變。”龔關介紹,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定期組織開展全省應急指揮干部輪訓,已抽調市、縣(區)應急指揮干部駐廳輪訓32人次。通過參與災害事故應對處置,熟悉工作流程,促進交流學習,全省應急指揮干部能力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構建可視化四級響應圈
在災害事故應對處置中,科技的作用日益凸顯。
2024年5月27日13時40分許,銅陵市郊區大通鎮龍苑小區48棟一側發生倒塌。接報后,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立即組織搶險救援工作,第一時間啟動災害事故應急處置聯動機制,在協調救援力量和公安、住建、衛健、消防救援等部門派出專家趕赴現場的同時,及時調用便攜式單兵圖傳、無人機及現場周邊鐵塔視頻信號等,回傳現場音視頻,保持與現場指揮部通信暢通。
2024年汛期前,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及時在省應急指揮系統中錄入全省基層防汛包保責任人3萬余名。6月20日黃山市遭遇強降雨,該省應急指揮中心通過省應急指揮系統對有關地區防汛包保責任人“一鍵叫應”。防汛期間,該省應急指揮中心調取重點地區焦點部位視頻監控點位1000余路,每日督促重點市、縣(區)利用單兵圖傳、布控球、無人機等設備及時回傳防汛救災現場一線情況。
要實現上下貫通、一體應對的應急指揮格局,離不開暢通高效的通信保障體系。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強化科技賦能,提升災害事故現場可視化能力,督促各級建強應急指揮可視化保障隊伍和通信應急保障隊伍,打造可視化四級響應圈,確保轄區發生重大災害事故后,15分鐘內鄉鎮、街道完成叫應,30分鐘內地市應急管理局指導縣(區)可視化裝備人員抵達現場,45分鐘內建立省市縣鄉四級臨時指揮體系。
截至目前,安徽省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完成省直17家單位的視頻會議系統、21家33個業務信息系統接入,匯聚省有關單位、地市應急管理局等20個視頻監控平臺120余萬路視頻,接入各地單兵圖傳、布控球、無人機等移動可視化設備450套。
建立應急協同聯動機制
“信息匯聚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充分發揮各部門專業優勢,不斷提高信息分析處置的專業性?!卑不帐惫芾韽d副廳長龐士磊說,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不能靠單一部門“單打獨斗”,各方參與形成合力必不可少。
2024年初,安徽省遭遇強雨雪過程,疊加春運返程,災害防范應對形勢不容樂觀。
為進一步加強統籌調度、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根據《安徽省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等規定,該省應急管理廳迅速召集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氣象局、省電力公司、省交控集團等單位人員駐省應急指揮中心參加聯合值守。
2024年汛期,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省水利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氣象局、省軍區戰備建設局、省電力公司等省防指成員單位人員均進駐省應急指揮中心開展聯合指揮調度。
在黃山市歙縣部分地區電力設施受損、多處道路阻斷,4個村出現“三斷”情況后,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迅速協調軍區、武警總隊、消防總隊、機動隊伍等力量調派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等向災區空投物資。隨著雨帶北抬,該省應急指揮中心又協調軍區、武警總隊、消防總隊等力量做好六安、滁州、巢湖3個重點方向的出動準備,協調省國防動員辦公室調派3輛應急通信車前置大別山區,保障應急通信。
除此之外,安徽省應急管理廳與省國防動員辦公室建立應急應戰協調聯動機制,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醫療救援信息報送聯動工作機制?!敖睉獞饏f調聯動機制,有利于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應戰指揮體系,進一步實現對突發事件的高效指揮處置?!痹撌绖訂T辦公室戰備建設處一級調研員李善權說。
通過復盤總結不斷優化提升
“為不斷厘清應急指揮處置工作流程,高效應對各類災害事故,省應急指揮中心始終將復盤提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加以推進,推動省應急指揮工作不斷發展。”龔關表示。
在該省應急指揮中心提供的防汛救災期間應急指揮工作復盤總結中,記者看到,內容中不僅有“工作開展成效”,也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計劃”。針對其中提到的“部分市縣應急指揮體系銜接不暢”這一問題,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印發《全省應急指揮部建設實施方案》和建設清單,督促指導市縣加快應急指揮場所、功能、機制等建設,加快推進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與橫向部門間的系統對接和數據融合。
通過復盤以往生產安全事故指揮處置工作,2024年11月,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印發生產安全事故廳內應急聯動處置流程,對應急聯動處置啟動標準、建立聯動處置叫應機制、一般安全事故應對處置分工、較大及以上事故應對處置分工等內容進行明確?!巴ㄟ^明確安全生產事故應對處置流程,各處室工作職責更加清晰,各處室部門之間的配合也更加默契,有效凝聚了突發災害應對處置合力?!痹撌惫芾韽d非煤監管處處長許超說。
除此之外,安徽省應急指揮中心在信息接報職能的基礎上,向主動掌握災害事故全貌延伸?!耙郧埃瑢τ跒暮κ鹿剩赡苤挥幸粍t通報?,F在隨著調查和處置工作的推進,我們會不斷發布續報?!饼応P說。以銅陵市郊區大通鎮龍苑小區樓房倒塌事件為例,除了通報事件的基本情況,該省應急指揮中心對事故調查進展、善后處置情況等也進行了通報。同時,該省應急指揮中心密切關注輿情動向,對惡意散布虛假、不實信息的,協調相關單位有效應對。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周天偉表示,2025年,將繼續以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為核心,在建強應急指揮部體系、完善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強化綜合應急保障、提升應急處突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