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來,安徽在推進產業創新體系建設中,一頭抓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領軍企業,另一頭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讓小企業干出“大名堂”、“小巨人”迸發“大能量”,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眼前的這個液壓控制閥,是合肥長豐(雙鳳)經開區這家企業專門為合作廠商量身定制的新產品,精度只有頭發絲的十分之一。他們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
合肥協力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 部長 陶新高
這款產品我們主要是用在隨車吊上,主要是控制隨車吊上的動作,目前這款產品在市場上我們是獨家供貨。
小企業有大名堂,面對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困境,這家企業專注細分領域,找準專精特新發展之路,選擇技術難度相對較大但附加值高的高品質控制閥作為主攻方向。
合肥協力液壓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趙崗
走專精特新這條路,是符合我們這種規模不是很大生產要素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你要想去生存去成長,把你的精力聚焦在有限的范圍內,把它深挖。
經過多年精耕細作,企業目前已成長為國內高端農業機械配套液壓原件領域的領軍者。企業所在的合肥市長豐縣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在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支持企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合肥市長豐縣人民政府 副縣長 鄭斌
我們既抓“頂天立地”的大企業 我們也抓“鋪天蓋地”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我們2024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至總數177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至17戶,在全省縣域位居前列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強調,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安徽在推進產業創新體系工作中一頭抓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領軍企業,另一頭抓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穩步推進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目前,安徽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99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家,居全國第8位,一個個有特色的“小巨人”企業迸發出發展“大能量”。位于六安市金安經開區的這家電子科技企業,在集成線路板細分領域鉆針及精磨產品生產方面,處于國內規模第一的水平。這款鋼柄鉆針就是他們的拳頭產品,2024年的年產量達到12億支,單月產量全球市場占有率超40%。
六安煜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吳正玲
我們是24小時這樣子在運轉的,整個2024年訂單一直處于這種增長的狀態。對比了2023年我們的整個產值是增長50%左右。
只有做專做精、才能做久做大,企業每年將整個銷售額的4%到5%投入研發,目前已申請專利35項,2023年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包括這家企業在內,近年來,金安經開區持續培育科技創新生態,全力推動產業提質升級。2024年,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7家。
六安市金安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 副局長 鐘聲
堅持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用足用好各級助企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精準對接各項申報工作,充分挖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活力。
在蚌埠,針對專精特新企業大多處于產業鏈中間環節、配套能力強等特點,當地結合企業發展訴求,加大支持力度。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從事消防設備生產及物聯網系統開發服務。企業所在的蚌埠高新區,從新廠房建設用地到行政審批事項再到知識產權保護,全流程包保服務。
蚌埠依愛消防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綜合部副部長 張奇
在項目立項、證件辦理、人才引進等環節多方協調,保證了項目順利推進,這樣我們有了更多精力去研發產品和拓展市場,持續保持行業的領先地位。
蚌埠高新區科技經濟信息化局 企業服務專員 杭向玉
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則,建立專精特新培育庫,開展分級分類培育,2024年組織產需對接、金融助企、專場招聘等活動50余場。
根據剛剛公布的《安徽省制造業優質企業成長計劃》,安徽首次提出按照“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鏈主企業”成長路徑,健全制造業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2027年,年均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