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這兩年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林敏始終將本職與履職緊密結合,圍繞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這一主題,把基層的聲音傳遞上去,把惠民的政策傳達下來。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林敏提交一份關于健全完善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管理服務體制機制的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重點提案。而這一提案的選題線索,正來自于他在日常門診中與患者的溝通交流。
“比如,有些患者向我反映,因全國醫保目錄尚未完全統一,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導致直接結算與手工報銷之間,存在一定的‘待遇差’。”林敏說。
對此,林敏在提案中建議,遴選部分病組,結合歷史數據和專家評估,探索確定醫保支付定額。同時,出臺相關指導文件,允許參保地對直接結算報銷比例明顯偏低的情況開展待遇補差。
聽民聲、匯民意,傳民情、解民憂,在服務群眾中履職盡責,讓提案中的每個字都“冒熱氣”“接地氣”。此前,結合長期送醫下鄉的所見所聞,林敏還專門提交關于加快鄉村醫療互助發展等方面的提案。
“鄉村醫療互助籌集的互助資金,具有低成本、低繳費、廣覆蓋、廣受益的優勢。”林敏認為,應當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把鄉村醫療互助作為提高當地群眾醫療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反饋。
今年全國兩會臨近,林敏通過深入調研、細致思考和反復論證,還將提出3份與醫療衛生有關的提案。“民之所望就是履職所向,我將繼續努力,提出更多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他說。
記者手記
圍繞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這一主題,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心中有目標、肩頭有責任、手里有辦法。記者關注到,林敏的提案常常從大處著眼、小處切口,不僅具有專業性,而且具有延續性。他將專業所長轉化為履職力量,生動詮釋了將有用之言轉化成為有效之策、有益之事的委員擔當。(記者 方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