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百姓福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重要部署安排。如何更好守護老年人幸福?全國人大代表楊山紅在建議中也提出了一個“金點子”:推行“時間銀行”養老模式。
“‘時間銀行’本質上是一種志愿服務激勵回饋機制,允許志愿者為身邊老年人提供服務,將其服務時長、內容以積分形式記錄存儲。當志愿者年老后需要幫助時,可以憑積累的積分兌換相應服務?!睏钌郊t向記者介紹,這種養老模式不僅能有效減輕子女贍養老人的壓力,還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構建可持續養老互助體系。
這個建議,來自楊山紅的親身經歷。楊山紅的婆婆是位年逾九十的失能老人,多年來生活起居全靠楊山紅夫婦悉心照顧?!坝袝r候我們抽不開身,會請朋友、熟人幫忙照看老人,碰到他們有這樣的需求,我們也會幫忙?!睏钌郊t說,熟人之間的互相幫忙是居家養老的重要助力,為了讓這種互助模式發揮更大作用,她想到了“時間銀行”養老模式。
經過深入調研,楊山紅發現有些地方已經在推行這一模式。“‘時間銀行’作為一種志愿服務模式早已為人們所熟悉,但將其與養老服務掛鉤是一種新嘗試,在實踐中還存在跨區域兌換受阻,服務標準不統一,服務質量難量化等問題?!睏钌郊t介紹。
為了充分發揮“時間銀行”作用,楊山紅建議,由民政部門牽頭開發“全國時間銀行統一平臺”,建立跨區域“時間銀行”聯盟,制定統一的跨區域服務兌換規則,在不同城市間實現通存通兌。同時,要建立監督機制,避免違規刷分行為,確保服務質量。
可持續性是影響“時間銀行”養老模式實施效果的另一大問題。對此,楊山紅建議,打破“時間銀行”代際循環,構建“時間銀行+托育服務”雙循環,年輕父母通過照顧老人積累時間幣,可兌換嬰幼兒照護服務。此外,除了存儲支取模式,也應允許捐贈模式,允許志愿者將未使用時間積分捐贈給指定受益人,這樣能夠有效提高社會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