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風起正清明,慎終追遠寄哀思。連日來,我省各地有序扎實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敬獻花籃、聆聽烈士事跡、為烈士英名墻描紅等多種形式的緬懷活動,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賡續英雄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日前,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官兵到廬江縣福泉山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深切緬懷革命烈士、弘揚革命傳統,激發官兵的愛國主義情懷,矢志奮斗強軍。
官兵們手持菊花,為烈士獻花并瞻仰烈士紀念碑。面對鮮紅的黨旗,官兵們堅定地攥緊右拳,重溫忠誠衛士誓詞。“今天緬懷先烈,我覺得很受教育,作為軍人,我要苦練軍事本領,繼承先烈遺志,傳承好紅色基因,為實現強軍夢奮斗青春!”中士謝洪堅定地說。
六安市2025年第一期道德講堂暨清明祭英烈活動在皖西烈士陵園舉行。在《獻花曲》深沉凝重的旋律中,黨員干部們肅穆列隊,緩步走向鐫刻著2.8萬余名烈士英名的紀念墻敬獻花籃。一名干部輕撫紀念墻喃喃道:“當年你們用生命守護信仰,今天我們用信仰塑造靈魂。”
“將道德講堂搬到紅色教育基地,是我們盤活‘紅色家底’,用英烈精神筑牢信仰之基的具體舉措。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紅領巾講解員培養工作,讓更多少年在講述家鄉英烈事跡中厚植家國情懷。”六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劉杰介紹。
池州是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近日在池州烈士陵園開展向烈士敬獻花籃、為烈士英名墻描紅、擦拭烈士墓碑系列活動。2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大家通過為英名墻上403位烈士英名進行描紅,更深刻感受到英雄的偉大。池州烈士陵園工作人員王昕純說:“當我落筆的那一刻,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句話的時代內涵。”
“為烈士英名墻描紅,讓每位烈士英名光亮有色,讓人們過目難忘。烈士紀念設施是紅色資源,既是鮮活的歷史,更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趙可靜說。
清明節前夕,黃山市多所學校組織師生走進革命舊址、烈士陵園,通過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課”,讓愛國主義教育可感、可觸。“思政課不能局限于教室。”黃山市實驗小學校長吳敏表示,“行走的思政課”讓廣大少年筑牢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激勵他們以革命英烈為榜樣,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奮勇前行。(記者 朱茜 李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