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池州市貴池區池陽街道南馨園社區積極探索“加減乘除”工作法,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便民、利民、為民”為宗旨,以解決影響社區居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有效提升轄區便民服務效率,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化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做“加”法
積極探索踐行“1+2+N”合作共建模式,即“1”個社區黨委牽頭,社區及物業“2”個主體聯動,轄區內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社區志愿者團隊等“N”個“合伙人”參與,將便民服務納入整體規劃。通過多元主體協作、多種資源整合,不斷拓展社區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形成“居民反映,多方響應”的治理格局。
深耕便民土壤,服務距離做“減”法
扎實有效推動“下沉網格”工作,聯動志愿服務團隊,搭建特色“服務網絡”,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百米”。南馨園社區積極響應區委社工部號召,實行網格員“AB崗”制度,做到親下勤下小區,即時及時解決居民反映問題126件;設置物業便民服務站,爭取反映到解決問題不出小區;同時,整合社區資源,組織免費維修、理發、體檢等活動,開展“家門口”的便民服務。
推進層層聯動,民主協商做“乘”法
深度堅持發展“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社區黨委,聯合物業及業委會,發動居民代表、黨員志愿者等力量,構建多元協商主體。今年,南馨園社區聚焦物業收費、停車位及地下管網漏水等問題,發動網格黨支部協助開展入戶民意走訪7次,協商議事21次。通過召開社區座談會、樓棟議事會、民意征集會等方式,吸引居民參與小區治理,實現共建賦能與居民自治的“雙向奔赴”,激發“乘速”自治活力。
擊破痛點難點,瓶頸問題做“除”法
精準聯動施策,破解社區治理“疑難雜癥”。以“細舉措”應對居民“大困擾”,實現從“有求必應”到“未雨綢繆”的轉變。南馨園社區依托社區網格員,協同小區物業管家及業委會成員,做好居民身邊的“貼心人”,協作處理高空拋物隱患排查23處;公共設施損壞報修19項;電動車違規充電上報處理26件。秉承“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理念,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下一步,南馨園社區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化“加減乘除”工作法,不斷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和諧宜居的幸福家園。(通訊員 孫樂彬)